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改革户籍制度需要“整体感”

人民 日报海外版  2016-08-31 09:01

破除户籍壁垒,让户口随人口自由流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户籍制度改好了,能够激发社会活力,让百姓无忧地投入到工作生产中;户籍制度没改好,就会给流动人口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徒增社会矛盾和怨气。而改革的关键,就是设计一套科学完备的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口的需求。

现在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落户城市可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涉及户籍调整、土地流转、住房变更、子女教育等重大民生问题。因此,不同类型的人群,对要不要落户城市、落户在什么样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考量。

据笔者观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或其他一线城市就读高校,毕业后在当地工作的高学历“白领”中,大部分都希望尽早入户,以方便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问题;而在这些城市从事快递、装修、环卫、个体户等行业的“蓝领”农民工,迫于大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压力,一般落户当地的愿望不强,更多的人选择赚够了钱回老家生活,在县城或镇上盖个房子养老。

在对于不同需求的人群,改革后的户籍制度要能让他们各取所需。

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推行积分落户制度,旨在满足想落户的人群的需求。虽然具体细节不一,但终目的都是为疏解城市人口,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让城市人口与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达到动态平衡。而多地均已出台的居住证制度,则是为了解决那些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制定这些制度的操作细节时,紧要的是加强调研,掌握不同层次人群对入户的需求,广泛地征询民意,进一步完善标准,让更多人享受现实红利,体现人性的关怀。

另外,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一纸证书,还有这证书背后的优惠福利。各部委在政策制定上要协调统一,才能达到佳效果。

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的户口划分后,住建部门对城市居民去农村购房建房不好识别监管,教育部门的城乡生源补贴差异化规定无法落实,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已在市区落户的农民要退出承包地也难以执行……还有,一些城市启用居住证后,公安部门按规定无门槛无条件发放,但整体城市管理和服务跟不上,特别是医疗、教育、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跟不上。这就让好的改革政策陷入“去皮存骨,进退两难”的境地。

因此,各部委在制定政策时都要有户籍改革意识,不能照搬沿用旧的制度,否则就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让户籍改革“空心化”。笔者认为,这也是户籍改革下一程的重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